學研新創 - 農業與食品生技
眼見為憑:應用於蝦隻養殖之人工智慧水下影像辨識及智慧投餌技術
2022-12-22
黃英哲特聘教授/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研究中心

黃英哲、張雲南、鄺獻榮、劉莉蓮

蝦類為底棲生物,白蝦養殖因池水混濁,現階段多以蒐集水質環境資訊作養殖管理,缺乏直接觀察水下白蝦的攝食及生長大小情況等即時生物資訊,可能因誤判或者察覺風險時機延誤而造成重大損失。
本團隊開發的人工智慧水下影像辨識及智慧投餌技術具備「AI智慧投餌」、「AI量測蝦隻大小」、「腸線觀察」、「活動力觀察」等功能,可24小時即時觀察水下生物狀況,並以AI大數據分析為蝦農補上完整的生物資訊。
本系統已進行場域實證10家,系統雛型發展成熟度達到 TRL6,核心技術AI影像辨識準確度高達90%。已於東港水試所驗證,可幫助提升育成率20%,提高換肉率6%,產量提升26%。
關鍵技術有完整全面的專利佈局,現已開發6項16件專利,包含台灣、美國、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智財估值至少4千萬元。
本技術已對產業產生影響力,已洽談廠商47家,包含養殖場21家,設備廠商11家,太陽能廠商5家,生技廠商4家,物聯網雲端服務廠商2家,其他單位4家。
全球白蝦智慧養殖市場前景樂觀, 2021年全球白蝦產量規模700萬公噸,平均年成長率8%;預估全球智慧養殖科技的市場可達新台幣4,200億(約14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我們有信心立足台灣佈局全球,以AI影像辨識科技幫助養殖產業智慧化作出貢獻。

評審推薦
1.以「看得見」為突破性優勢,本案應用人工智慧水下影像辨識及智慧投餌技術於蝦養殖。有AI智慧投餌、AI量測蝦隻大小、腸腺觀察及活動力觀察等功能,可以即時觀察並以AI大數據分析提供完整生物資訊。
2.於東港水試所進行驗證,可幫助提升育成率20%,提高換肉率6%,產量提升26%,具顯著成果。
3.關鍵技術有完整全面的專利佈局,現已開發6項16件專利,包含台灣、美國、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智財估值至少4千萬元。
2023年度精進成果
本團隊持續優化人工智慧水下影像辨識技術,經屏東水試所實驗證實AI量測準確度重大突破: #AI量測蝦隻大小與手工量測平均差異值僅4.5% #AI量測蝦隻重量與手工量測平均差異值僅6.3% 獲得台灣、越南、澳洲多國水產養殖專家肯定AI量測精準度已達到替代人工量測作業水準。 新開發可視化蝦隻比例分布圖表,養殖戶能更直覺判讀資訊調整決策、掌握蝦隻養殖生長狀況,取樣數量相較傳統人工作業高達200倍以上,使取樣更具代表性。 2023年新通過台灣新型專利M637748號、中國新型專利 ZL 2022 2 2787565.1號申請 拓展國際市場:獲邀至越南展示研究成果實證跨境導入技術可行性,越南、印度、印尼、香港多國養殖團隊透過本團隊Youtube介紹影片積極洽談合作契機,落實國際商業佈局第一大步。 本團隊以AI水下影像辨識技術幫助養殖產業智慧化作出貢獻,藉由科技讓世界看見台灣。
團隊簡介

黃英哲

學歷

博士

現職

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日月光半導體講座教授

經歷

1.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教授 (2002/08~迄今)

2.國立中山大學數位內容及多媒體技術中心 主任 (2013/05~迄今)

3.國立中山大學資訊工程學系 系主任 (2013~2016)

4.國立中山大學產學營運中心 副主任 (2015~2016)

5.台灣積體電路設計學會 副理事長/監事 (2013~迄今)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