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新創 - 新創醫療技術
三層雙能數位胸部X光檢查結合雲端分析建立衛星X光中心協助評估肺部問題
2022-12-22
周百謙主治醫師團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周百謙、陳建華、莊雅婷、陳宇珩、藍功堯
胸部X光片檢查可以提供臨床醫師許多疾病診斷與治療相關訊息。然而受限於各次專科的專精不同,X光片判讀時多仍需胸腔科或放射科醫師協助標定可能問題。然而由於胸腔X光片大量使用,使得X光片報告無法即時完成,同時在大資訊量情況下,部分X光片存在判讀上可能錯誤的問題。同時病患可能接受多次胸腔X光片檢查,但由於無法集中管理,以致醫師無法進行回溯評估。綜合以上,胸腔X光片檢查始終是一個有機會改善進而改變臨床預後的關鍵武器。本產品透過對於肺部病灶進行專家標示,藉由AI學習可在胸腔X光片影像上標示可能問題位置,提供臨床醫師參考,避免臨床醫師在看胸腔X光片時,受限於顯示器灰階設定或品質的影響,造成誤判或漏看問題。本產品並非定位在取代醫師,而是期望透過事先快速標記,減少臨床失誤。當程式結果顯現病灶處,臨床醫師再次檢視可能的問題位置,減少錯誤。而針對病灶的初步判斷,可作為文字報告時建立標準範本。本產品從影像判斷,到未來的報告產生,協助臨床醫師做最好的治療決策,同時降低報告判讀臨床負擔,更進一步結合診所端成立衛星X光影像中心,整合所有影像檢查,強化診所分級醫療診斷能量,可望放大胸腔X光片的醫療診斷與經濟效應。
評審推薦
1.透過三層雙能X光偵測平板結合後端影像處理演算法,曝光一次即可得到整體、骨頭、軟組織等三張影像,有效提升影像質並提供臨床更多診斷依據,具臨床價值。
2.在結節偵測以及肺炎的偵測方面,都有技術卓越性,預計年底申請TFDA 認證,極具產業應用與規劃性。
3.本案軟硬體皆有多項專利保護,且整合學校AI模型訓練技術、臨床端醫學專業、X光檢查板公司與PACS廠商的優勢,從臨床端到儀器端的串接,整體技術、智財保護與商轉生態系的佈局相當完整。
2.在結節偵測以及肺炎的偵測方面,都有技術卓越性,預計年底申請TFDA 認證,極具產業應用與規劃性。
3.本案軟硬體皆有多項專利保護,且整合學校AI模型訓練技術、臨床端醫學專業、X光檢查板公司與PACS廠商的優勢,從臨床端到儀器端的串接,整體技術、智財保護與商轉生態系的佈局相當完整。
團隊簡介

周百謙 |
|
學歷 |
臺北醫學院醫學系醫學士 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心肺研究中心博士 |
現職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事業發展部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 |
經歷 |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任 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內科系呼吸道疾病科主治醫師 林口長庚醫院內科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桃園聖保祿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長庚大學助理教授 |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