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妳的AI醫材取證了嗎?現代醫學技術日新月異,AI醫材作為其中的重要一環,正逐漸發揮其獨特的作用。AI醫材不僅能夠幫助醫生更快速、準確地進行診斷,還能夠協助患者更好地掌握疾病狀況、進行自我管理。AI醫材將為健康醫療產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機遇,但AI醫材要如何取得醫療販售許可證才能正式進入醫療場域銷售? |
截至2022年美國 FDA已核准上市的AI醫材已超過600項,其中3/4都是與影像相關的解決方案,這當中仍以放射影像學(Radiology)為大宗。即使很多人會認為這塊市場已經是紅海,但依然還是目前最火熱的領域。而臺灣在推動醫療AI產業化的現在,有越來越多新創與科技業者投入研發醫療AI,醫院和ICT業者也著手發展各類的AI應用。 然而,在醫療領域不是每項AI軟體都一定要取證,即使取證後也不代表未來一定會有市場。長佳智能研發長王帝皓就指出,很多不需要取證的健康促進軟體 (如:小米手環) 或醫院端在使用的HIS系統,在導入AI後仍依然有不錯的市場,到底需不需要取證的關鍵在於這項AI的產品如何去定義、怎麼去使用與宣傳它的臨床用途。為了幫助新創釐清對AI醫材的認知,讓後進者少走冤枉路,王帝皓也針對AI醫材所需的臨床評估與取證重點提出五大心法:
壹、事前功課很重要:AI適用哪項Product Code和Indications for Use先搞清楚 在FDA的產品分類代碼資料庫中,Product Code可以查詢到每項產品它的審查要求大概是什麼,然後它是根據哪個產品開始設立的;而AI軟體醫材也和大多數的醫材一樣,是由一個DeNovo開啟了某一類的產品,後續廠商就可以Follow那一類的產品,以510(K)路徑進行上市申請。 貳、AI的用途是間接的,產品臨床用途描述應把握三大原則 目前在醫療場域的AI主要是輔助醫療人員來幫助病人,而不是直接就用在病人身上,故在做臨床驗證的時候,就必須留意三個原則:
参、把錢用在刀口上,AI取證不一定要做前瞻性收案的臨床試驗 AI醫材到底需不需要做臨床實驗是常常很多人會問到或討論的議題。王帝皓就分享了2021年一篇Nature Medicine的研究,裡面共列出了130項已被美國FDA核准的AI醫材,當中僅4項實際去執行醫師心中所想的前瞻性臨床試驗(Prospective Study)。可以發現美國FDA已核准了許多無前瞻性臨床數據的AI工具,多數AI醫材僅做了單中心的回溯性實驗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來佐證它的效果即可,而其他做多中心的AI醫材也僅有37項。而上述這些取得核准的AI醫材,大多申請510(k)來做實質等同性(Substantial equivalent)認定。 肆、找法規顧問不如找對人,透過Q-Submission 和FDA溝通討論最實質有效 通常評估AI醫材是否有效,常用的指標有準確率(Accuracy Rate,ACR)、AUC–ROC曲線、靈敏度(Sensitivity)、特異度(Specificity)、陽性預測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和陰性預測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等。 伍、國際資料的取得仍是AI開發者的困境、錯誤標記成本更不可忽視 而AI醫材開發者在臨床驗證的環節,最困難的大多是良好且多元資料的取得,尤其在歐美及日本等國家,如何從外部管道拿到夠好、夠多、夠有代表性的資料,對於國內的新創來說也具有一定的難度。另一方面,王帝皓認為錯誤標記(a.k.a Noise)還是目前AI界共同的問題,即便找了專業的臨床醫師幫忙做標記,有研究者去分析這些資料集,裡面的錯誤標記也是很多,不僅有的被分類錯誤,甚至有的還看錯了片子,這些問題在實務上非常常見。而偵測錯誤標記對每個AI公司來說也是無形的成本,這都是開發者必須要去思考跟解決的。 最後,王帝皓也建議決定要投入研發AI軟體醫材的公司,一定要做好心理準備。在產品開發上,它不像一般的軟體一樣就可以一直反覆更迭改版,有BUG就更新,有什麼功能就加上去,也不能用敏捷式的開發。這涉及安全與效能,不是只追求有效、還要符合各種安全和標準;在醫療端雖然AI掀起了新一波浪潮與整合應用,但醫院的採購通常比個人用戶和企業來的更保守,通常採用後要很好的利益,醫院才會去願意去購買,這必須要相當有耐心,也要有完善的商業模式來協助推展。
(本文由長佳智能-王帝皓研發長口述 新創幫編輯群整理) 更多精彩內容: |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