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抗癌藥廠煉仙丹 跨界找隊友 合體發功 一年400億美元,研發免疫新療法,搶商機。
2015-05-16
【經濟日報(臺灣)記者 鍾詠翔】

瑞士諾華(Novartis)、美國默克(Merck)和德國默克雪蘭諾(Merck Serono)等大藥廠正紛紛與小型生技公司建立合作關係,以增強抗癌藥品研發能力,這樣才能夠在發展癌症免疫療法(cancer immunotheraphy)的激烈競爭中取得優勢地位。

現在的抗癌新藥大多是透過消滅癌細胞用來躲避人體檢測的「隱形斗篷」(invisibility cloak),藉此增強患癌病人的免疫系統。此外,在臨床實驗中,一些用盡各種治療法的癌末患者在接受新藥治療後,多活了幾個月,甚至幾年,相當具有成效。

上述發展激起投資人對抗癌新藥的興趣,一些分析師預估十年內這個新領域的市值將會一年上看400億美元,製藥廠於是瞄準最有「錢景」的研發成果展開激烈的爭奪戰。

在這些藥廠中,默克與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取得領先優勢,他們各自研發治療黑色素瘤的新藥去年都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

這種新療法讓稱為「計畫性死亡受體」(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簡稱PD-1)的蛋白質無法產生作用。「計畫性死亡受體」這種蛋白質能阻止免疫系統攻擊癌細胞。

然而,無論是默克的Keytruda或必治妥施貴寶的Opdivo,這些新藥僅僅是第一步,雖然對一些病患頗見療效,但超過三分之二的臨床實驗參與者的病情卻絲毫不見起色。

其他業者認為,雖然默克與必治妥施貴寶奪得先機,但新藥顯然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其他製藥公司仍大有可為。

諾華生物醫學研究部門總裁菲斯曼強調:「免疫檢查站抑制劑(checkpoint inhibitors)很重要,但單靠他們治不了癌症。」

製藥業者於是相繼在研發免疫療法方面建立合作關係,各自押寶不同的療法。例如諾華近日就跟加州Aduro公司聯手研發干擾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菲斯曼就相當看好STING將能有效增強免疫系統。

他說:「若在老鼠的某顆腫瘤注射這種藥,不僅消滅了那顆腫瘤,其他腫瘤也連帶消失了。這顯示可教導免疫系統辨識癌症,我們形同在老鼠身上施打抗癌疫苗。」

然而,這只是在老鼠身上實驗,還必須進行人體試驗。諾華近期就預付給Aduro 2億美元,以取得STING技術授權,未來若實驗取得成功還會再支付5億美元。

花旗集團分析師包姆說,這筆交易顯示業界願意投資真正創新的免疫療法,即使仍處於臨床前的試驗階段;他甚至認為免疫腫瘤學的潛力足以媲美將愛滋病變成慢性病(患者不再被宣判死刑)的雞尾酒療法。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