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創獎集錦
【2023新創獎集錦】9組潛力團隊登上第20屆國家新創獎頒獎典禮舞台,輪番發表最新突破
2024-03-08

亞洲準譯執行長劉君豪。

文/生策中心

2023年第20屆國家新創獎共有192件新件和精進獎195件獲獎,經過3階段評選,4家初創企業和5家學研/臨床團隊脫穎而出,登上典禮舞台,發表醫療科技最新突破。

【初創企業】

國泰.jpg亞洲準譯的「百微解APGseq®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獲企業新創生技製藥與精準醫療類獎項,圖為執行長劉君豪。
亞洲準譯使用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技術,開發感染病原基因定序檢測服務,包含三大優勢:第一是「廣」,可一次檢測2萬種病原(含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第二是「準」,可額外提高62%檢出率;第三是「快」,最快24小時內能交出檢測結果。
國泰.jpg采風智匯開發的「AI疾病診斷輔助技術」獲得初創企業智慧醫療與健康科技類獎項,圖為執行長李文豪。
采風智匯開發AI疾病診斷輔助技術做早期偵測,包含DeepXray™(骨質疏鬆症、退化性關節炎)和DeepSono™(心臟衰竭、心血管疾病),目標是提供一般人可負擔的精準醫療;這兩項產品2024年預計進軍日本和東南亞市場。
國泰.jpg利優生醫以「智能霧化給藥平台」獲得初創企業生技製藥與精準醫療類獎項,圖為執行長張益慈。
利優生醫開發智能霧化給藥平台(AIRHYPER platform),核心技術是將藥物轉換成氣溶膠,具備殘留量低、霧化效果均勻和穩定等優點。透過病人的每一口呼吸,能精準、舒適地將藥物輸送到肺部的特定位置,達到治療效果及提升生活品質。
國泰.jpg創生醫電以「先進生物質自動化製造Origin:BioFab」獲得初創企業特化材料與應用生技類獎項,圖為執行長吳子珩。
創生醫電利用表面電漿共振(SPR)技術開發感測器平台,採取前所未見的量測方法及光機設計,可以同時產出分子成像與通量資訊,更允許各式光學、質譜與電學檢測方法快速整合在單一平台上,大幅降低藥物開發成本。

【學研/臨床新創團隊】

國泰.jpg中研院呂仁團隊以「治療感光受器退化性失明的新型細胞療法」獲得學研新創生技製藥與精準醫療類獎項,圖為呂仁博士。
中研院呂仁團隊利用小分子藥物,將人類纖維母細胞誘導為視網膜前驅細胞,將其用於感光細胞退化疾病的治療。在臨床應用中,具有便利性和低成本的優勢,讓病人有機會恢復黑白和彩色視覺,提供更全面的視覺體驗。
國泰.jpg中研院林君榮團隊以「研發治療阿茲海默症及神經退化性疾病之新藥」獲得學研新創生技製藥與精準醫療類獎項,圖為林建宇博士。
中研院林君榮團隊開發出平衡型核苷轉運蛋白(ENT1)抑制劑J4,可以調節大腦中腺苷的平衡、改善神經細胞能量缺乏狀況,進而保護神經細胞免受退化和損傷,並有助於針對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提供更有效的治療。
國泰.jpg陽明交通大學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傅毓秀團隊,以「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之細胞製劑用於治療肺臟纖維化」,獲得學研新創生技製藥與精準醫療類獎項,圖為教授傅毓秀。
陽明交通大學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教授傅毓秀團隊利用異體移植的人類臍帶間質幹細胞,治療無法修復逆轉且存活期間僅3年的肺纖維化。該技術具備高產量、高穩定度、高安全性等特色,在動物實驗中發現不到1個月就能修復再生肺部組織細胞,為病人帶來曙光。
國泰.jpg花蓮慈濟醫院許文林團隊以「整合ACLS指引與智慧藥櫃之急救資訊管控系統」獲得臨床新創生醫產品研發類獎項,圖為放射腫瘤部放射生物科科主任許仁駿。
高級心臟救命術(ACLS)在臨床執行上面臨急救流程不正確與時間掌握不易、藥物識別錯誤、急救過程無法即時記錄、針劑刺傷和感染、殘餘藥品及空瓶無法盤點等痛點。花蓮慈濟醫院許文林團隊為了解決這些痛點,把去顫器、自動給藥系統與ACLS管控流程結合,這台機器會根據醫療設備、醫護給的資訊,提出最佳的ACLS流程。原本需要6人施做的流程,可減少到4人,並將24小時存活率提升1.37倍。
國泰.jpg臺北榮總唐德成團隊以「AIoT預判心衰竭──洗腎安全再提升」獲得臨床新創生醫產品研發類獎項,圖為資訊室主任郭振宗。
臺北榮總唐德成團隊以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開發洗腎心衰竭風險預判技術,讓醫師可以依據洗腎過程的數據和病徵,及時給予醫療處置,降低洗腎病人的再住院率與死亡率,顯著降低洗腎風險。
觀看更多: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