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璋
本計畫使用臺大醫院 2015 年至 2022 年的創傷病患電腦斷層(CT)影像,將 2D 平面影像,利用電腦軟體 3D Slicer 轉換為 3D 立體影像,並結合微軟頭戴式裝置 HoloLens2® 及 ApoQlar 的 VSI Holomedicine,打造一個虛擬實境空間投影 3D 立體影像。醫師戴上 HoloLens 2®,透過延展實境技術,可以看到創傷病患的 3D 影像投影到真實環境中,醫師可以自由操作和觀察影像,全面評估創傷病患的病灶。 我們的開發使得2D電腦斷層影像重組成高品質3D全息影像達到了一個新境界,研發過程中,我們解決了資料龐大、上傳、運算、浮空投影等方面的困難,與德國工程師合作利用演算法做資料簡化,進行反覆測試優化,最終達到了在30分鐘內完成整個過程的目標,大幅降低了延展實境在醫學應用的門檻。為了充分利用這套系統的優勢,我們選擇創傷醫學作為系統應用的標的。在創傷醫學中,多重創傷的病例中常見的創傷包括肺挫傷、肋骨骨折、氣胸、血胸、肝臟撕裂傷、脾臟破裂等。傳統的二維平面電腦斷層影像無法提供醫生全面的病灶評估,有了這套系統可以大幅提升我們創傷影像的診斷準確率,同時也可以提升創傷醫學影像的教學品質。我們將相關的研發成果投稿到美國最大的醫學資訊學會,經獲得接受並獲得口頭報告的優秀論文。未來,這套系統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除了在創傷醫學中,它也可以在醫學教育、病患解釋和手術計劃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2. 本系統可以在創傷醫學影像的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幫助學生更清晰地理解病灶和解剖結構,可提高影像教學品質。
3. 相較傳統建立3D全息影像的方法,本系統可在短時間內低成本地建立3D全息影像並實現浮空投影,降低了延展實境在醫學應用的門檻。
4. 本案團隊陣容堅強,結合不同專業背景的成員,包含台大醫院與雲林分院以及台灣微軟和德國新創公司,用到AR、VR、MR之工具開發之平台,可提供醫生全面的病灶評估。
李建璋 |
|
學歷 |
臺灣大學醫學系醫學士 臺灣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 美國哈佛大學流行病學博士 美國史丹佛大學生物設計全球教師文憑 |
現職 |
臨床教授/主治醫師 |
經歷 |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急診醫學科主治醫師兼任臨床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附設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 臺灣兒童急診醫學會理事長 臺灣急救加護醫學會理事 發表SCI科學論文230餘篇,2021-2022年入選史丹佛全球2%高引用學者。 曾獲國科會吳大猷科學獎(2004)、北市醫師公會杏林獎(2019)、與未來科技獎(2022) 2021贏得美國微軟15萬美元全球研究獎助,利用雲端分析COVID-19易感基因 |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