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新創 - 生醫產品研發
打造精準數位腎功能軌跡預警追蹤照護系統
2024-01-03
吳麥斯主治醫師團隊/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委託臺北醫學大學興建經營)
吳麥斯、吳美儀、陳佑瑋、廖家德、邱怡仁、洪麗玉、鄭彩梅、林冠宏、黃瑋妮、林芫稜
臺灣末期腎臟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為全球之冠,為有效地照護日益增加的腎臟病患者,雙和醫院腎臟科與資訊團隊攜手開發「急性腎傷害電子警訊系統」和「急性腎臟疾病追蹤系統」,運用電子演算與歷史資料庫比對,自動辨識出急性腎傷害,並啟動電子警示及腎臟指數持續追蹤功能。「慢性腎臟病地圖系統」透過儀表板介面,直觀不同腎臟病程度患者所在地,讓腎臟病照護主動出擊。藉由系統主動掌握腎臟病患者,建置以臺灣病人為核心之前瞻式臨床數據資料庫。資料庫將囊括各類慢性腎臟病患者,收集其生活習慣與環境暴露史,搭配結構化電子病歷與健康相關數據,並結合病人個別化之基因表現、免疫指標以及病理影像資料,透過人工智慧系統輔助,建立臺灣本土獨一無二的全方位資料庫,有助於全面及廣泛性瞭解臺灣國民基因遺傳變異,以及基因層次和環境因素上與腎臟病的關係。找出預防新發透析發生和預防惡化的精準治療,促進國人未來的健康以及減輕臺灣健康照護系統的龐大負擔。
評審推薦
1. 本產品能即時監測與警示,自動化追蹤記錄,提供腎臟功能異常患者更良好之醫療品質,具有臨床意義。
2. 針對住院期間發生急性腎傷害之病人,其出院診斷加註急性腎傷害的比率從先前1.2%上升至4.5%,並提升病人回診腎臟科、降低NSAID用藥等多種成效,改善臨床診斷和治療效益。
2. 針對住院期間發生急性腎傷害之病人,其出院診斷加註急性腎傷害的比率從先前1.2%上升至4.5%,並提升病人回診腎臟科、降低NSAID用藥等多種成效,改善臨床診斷和治療效益。
2024年度精進成果
本專案系統於2024年4月導入臺北市立萬芳醫院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使用6個月,共辨識出急性腎傷害患者649位(每月平均54位)及急性腎臟病患者316位(每月平均26位),顯著提升診斷精確性。出院診斷加註率在萬芳醫院為3.60%,附設醫院為7.89%;回診腎臟科比率則分別為14.11%、22.71%。本團隊臨床持續執行成效,急性腎臟病患者於三個月追蹤後,eGFR進步1級占20.16%、eGFR進步2級占14.52%、eGFR進步2級以上占22.18%,其中腎功能恢復者占33.06%。此外,依文獻顯示延緩疾病進程可有效降低碳排量,經專案介入估算急性腎病患者碳排放總量由350.95噸當量降至96.11噸當量,減少254.84噸當量碳排放。專案系統不僅提升診療精確性,於環境保護方面展現出減碳成效的雙重效益。
團隊簡介
![](https://innoaward.taiwan-healthcare.org/data/cht/20240112/20240112x9u70n.jpg)
|
||
學歷 |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學士 | |
現職 |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臺北醫學大學內科學科教授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 台灣移植醫學學會理事長 |
|
經歷 |
2023.08- 臺北醫學大學校長 2023.04- 臺北醫學大學管理發展中心主任 2022.02- 臺北醫學大學臨床基因體學暨蛋白質體學碩士學位學程教授 2020.08- 臺北醫學大學泌尿腎臟研究中心主任 2020.02- 臺北醫學大學心智意識與腦科學研究博士學位學程教授 2015.08- 臺北醫學大學生醫材料暨組織工程研究所教授 2014.08- 臺北醫學大學轉譯醫學博士學位學程教授 2014.08- 臺北醫學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 2022.01-2023.07 臺北醫學大學副校長 2019.08-2020.07 新國民醫院籌備處院長 2017.08-2021.12 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院長 2015.01-2017.07 臺北醫學大學管理發展中心主任 2013.11-2014.12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副院長 2012.12-2014.12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副主任 2012.06- 臺北醫學大學內科學科教授 2012.12-2014.12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教學副院長 2008.08-2010.07 臺北醫學大學生理學科教授 2007 長庚大學(教字第015586號) 教育部部定教授 2004-2011 長庚醫院教授 2004-2008 臺北醫學大學生理學科兼任副教授 1999-2004 長庚醫院,長庚大學副教授 1997-1999 長庚醫院,長庚大學助理教授 1995-1997 長庚醫院,長庚大學講師 1986.06-2012.05 長庚醫院學術組教授兼主治醫師 |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2 - 2025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innoaward.taiwan-healthcare.org/images/TWCA/SMALL.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