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新創動態
《新創動態》瑞愛生醫全球第一台光電式「血感槍」吸引CVC注資; 今年將進軍杜拜和印尼市場
2021-04-12

瑞愛生醫創辦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顏碩廷,當公司第一項產品「血感槍」於2019年研發出來後,便開始積極參加各項比賽,包括國家新創獎、京台創業大賽、竹科創業新銳獎,以及Plug and Play加速器等,國內外大大小小的加速器,並成各項大賽的常勝軍,除了為公司爭取到不少曝光度,也為日後法人股東注資,開啟曙光。

瑞愛生醫成立於2017年7月12日,原名「威力康生醫」,定位為與健康相關的產業。顏碩廷後來覺得公司名稱太過陽剛,便由妻子想了「瑞愛」的名字,取其:光芒四射、溫暖的感覺。同時,也為公司英文名字取了諧音Redeye(看見紅色的眼睛),與「血感槍」是用來檢測糞尿中的潛血不謀而合。

 

相關資訊 ─ 瑞愛生醫股份有限公司│初創企業獎

 

顏碩廷原以1,000萬元資金,在薩摩亞成立控股公司,當初是考量海外股東個人投資的便利性,有節稅的功能。半年後,2020年12月,因應股東需求,希望投資台灣瑞愛,不希望投資薩摩亞瑞愛的考量,遂關閉海外公司,轉為100%本土公司。

瑞愛生醫成立的前三年,天使投資人多達44人,因為認同瑞愛的理念,以小額投資30萬、 50萬、到100萬元不等注資。直到2020年底,瑞愛生醫才引進三名法人股東,分別是:熱映光電11%、聯電集團和聯華神通集團旗下的投資公司。以上三個法人占股權25%,加上其他的個人共達35%,實收資本額來到5,990萬。

瑞愛參加各項加速器的創業大賽,幾乎無往不利,2019年是Plug and Play加速器在京都首批唯一的台灣廠商,迄今仍與Plug and Play美國加州總部仍持續交流。期間還入選國研院的赴荷蘭二個月培訓計畫。顏碩廷認為,新創公司不妨採取瑞愛生醫的模式,透過加速器接觸到更多學研機構,有助於覓得企業導師的協助。

不過,顏碩廷坦言,接觸那麼多企業、合作夥伴、創投、加速器、企業導師或是金融機構,大多數並無法做到:深入了解新創、持續陪伴新創的協助者角色,最長時間也不過三個月就結束了。但是,他從中發覺讓瑞愛生醫受益最大的二個加速器,分別是:交大和工研院的助力。

身為交大終身校友的顏碩廷說,參加交大的IAPS、iCAN產業加速器等,「交大幫」校友發揮包括實質及精神層面的豐沛資源。第二個幫助最大的是工研院, 是他所接觸學研機構中,對新創企業最支持。

他說,由於多數加速器都只是提供短期的協助,只有工研院一直跟進,從2019年與工研院生醫所和電光所都有互動。尤其是工研院電光所在工業局計畫於2018年成立的「物聯網晶片化整合服務中心(IisC)」,對新創企業特別支持,加上瑞愛生醫屬於跟Bio扯上關係的ICT產業,雙方溝通無礙。

就連瑞愛生醫布局海外市場,IisC媒合的新加坡代理商,今年特地把公司名稱改為「瑞愛」,並在新加坡醫材和非醫材認證註冊,更準備要進軍杜拜和印尼市場,讓瑞愛邁向國際市場之路,可以走得較為平順。

創辦人顏碩廷 好奇心驅動創新

瑞愛生醫創辦人、董事長兼總經理顏碩廷,出生於台南的農家子弟,由於家境不好,從小得幫忙父母親擺攤做小生意,深刻體會台語俗語:「雞要掅,人要翻」,立志要努力讓家族翻身。

於是他念交大電子所時,只花了別人一半的時間四年,就先後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還發表多達14篇論文。畢業後到鴻海工作五年,便累積300項發明專利。創立瑞愛生醫三年九個月,申請的發明專利已逾40項,展現顏碩廷「拚命三郎」認真的一面。

現年43歲的顏碩廷自認,強烈的「好奇心」是促始他持續發明、寫專利的原動力,他堅信:「唯有持續創新,才能掌握話語權。」

顏碩廷中學時數理科成績優異,大學聯考志願全數選擇師大系統,念師大物理系時還曾出任學生會活動部部長,展露他溝通、管理長才。原本想從事教職的他,後來發現自己的個性不喜歡安逸,更樂於接觸新事務。交大研究所四年,顏碩廷除了念書、做實驗之外,就是打工賺學費,只為早點畢業投入職場賺錢。

 

其他新創資訊

 

為儲備創業的能量,顏碩廷離開鴻海後,選擇去半導體設備商任職,因此結識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畢業於清大生技所博士班的洪偉立,引領他進入生醫領域,成為他日後步上生醫產業的啟蒙老師。2009年,兩人決定合夥創業,聚焦於生產實驗室的儀器,卻因為缺乏資金,只能請原老闆出資2,700萬元。然而,2010年洪偉立不幸因腎炎過世,顏碩廷身為擁有技術的經營團隊,卻沒有主導權。於是他2013年離開首家創立的公司,為下次創業改行投入汽車電子業,從業務員做起。

2017年中,因為讀了Nature自然期刊上的一篇探究膀胱癌的文章,談未來馬桶的各種可能性。才經歷岳父血尿被檢驗出膀胱癌的顏碩廷,有如靈光乍現般,堅定了他用光學方式量測血尿的立論,有別於傳統的化學檢測方式。一個月後,他就獨資就創立「威力康生醫(瑞愛生醫的前身)」,投入「血感槍」的研發和製造。

(來源:經濟日報 記者李珣瑛/新竹報導)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