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創技術
成大醫院王維芳團隊開發創新導磁貼片取代傳統綁帶,解決面部壓傷痛點
2023-10-03

據推估,台灣每年的低流量氧氣面罩使用量約500萬個,但在臨床卻時常發生面罩強力固定後,造成病人面部被壓傷的問題。成大醫院王維芳副主任團隊以人工敷料結合磁扣的裝置取代傳統的面罩綁帶,不但能預防病人的面部壓傷現象,更能簡化使用的步驟及提升病人照護品質...

臨床上,大多數的低流量氧氣面罩需要長時間佩戴在病人臉上以供給氧氣,但面罩卻常常因為重力或者慣性往病人下巴滑落,影響氧氣供給效率。然而,若護理師將固定面罩用的綁帶拉緊,罩體和綁帶周圍會對病人的臉部、鼻樑和雙耳帶來持續性的壓力並造成壓傷,是一直存在的醫療痛點。

為了避免在固定面罩的同時發生這些傷害,護理師會使用紗布、減壓墊貼附在面罩和固定綁帶下,甚至更換寬版減壓固定帶,但這些耗材容易潮濕髒污,而且需要經常更換,反而增加工作負擔與醫療成本。現有的改善設計也都無法避免對病人臉部周遭加壓的問題。因此,以非綁帶的磁吸方式來固定氧氣面罩,成為臨床上解決此醫療痛點的重要解方。

現有氧氣面罩固定方法容易造成病人面部壓傷

針對此一問題,成大醫院護理部副主任王維芳團隊開發出「磁吸式呼吸面罩固定裝置」,能在固定氧氣面罩的同時,兼顧治療病人的安全舒適度及使用者、照護者操作的便利性。

這項裝置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導磁貼片」,由表層、導磁層、與醫療敷料層組成,其中醫療敷料層可讓貼片安全舒適的貼附在病人臉頰兩側,而導磁層則建構磁吸範圍。第二部分為「磁性固定裝置」,卡扣式機構設計可將固定裝置結合在不同廠牌的呼吸面罩上。無論是居家的照顧者或醫療院所的醫護人員操作時,先將磁性固定裝置安裝到氧氣面罩上,再吸附於病人兩頰的導磁貼片上,就可完成幫病人佩戴氧氣面罩的工作。

※王維芳團隊以磁扣結合人工敷料取代傳統面罩綁帶(來源:王維芳)

磁吸式裝置可大幅減輕護理師及照顧者工作負擔

與現有解決方案相比較,這項磁吸式呼吸面罩固定裝置具有簡化操作流程與安全舒適配戴兩大優勢。首先,原本的方案需要護理人員每天3至5次更換固定面罩用的紗布和紙膠帶,每次需耗時5至10分鐘,等於每個病人一天就得花上約半小時的處理時間。採用這項磁吸式固定裝置後,黏貼導磁貼片和結合固定裝置只需約1分鐘,日常護理時也只需要取下面罩即可進行,可大幅降低護理師及照顧者的工作負擔。

此外,既有方案是使用彈性綁帶來固定面罩,造成面罩頻繁滑落,還會引起耳後綁定部位的不適感。比較起來,這項技術僅有兩塊貼片與皮膚接觸,使用的材質為防水透氣的敷料,可維持病人臉部清爽,降低不適感。

商品化方面,團隊已在2023年初申請成立新創「毫好醫護產品股份有限公司」。目前這項裝置已完成實驗室開發,正進入生產規劃階段,預計2024年向成功大學技轉授權並完成產品上市。

團隊希望未來將透過代理商或是授權方式將商品推向美國,也會持續投入新產品開發,例如將此技術延伸開發適用於不同適應症的醫材,增加應用深度與廣度。

※成大醫院王維芳副主任(右2)團隊獲得第18屆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 - 生醫產品研發」肯定(來源:生策中心)。



王維芳小檔案來源:新創幫網站、王維芳。資料時間:2023.10
現職 成大醫院護理部 副主任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 兼任臨床助理教授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哲學博士
高雄醫學大學成人衛生護理學碩士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學士
經歷(摘錄) 國立成功大學護理學系 兼任講師
長榮大學護理學系 兼任講師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護理系 兼任講師
嘉南藥理科技大學 兼任講師
相關專利 (申請中)美國:2件,台灣:1件
國家新創獎得獎紀錄 第18屆(2021年):臨床新創 - 生醫產品研發
第19屆(2022年):新創精進獎

※本文由生策中心新創幫編輯群採訪撰寫(口述:成大醫院護理部王維芳副主任 執筆:蔣士棋)。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本網站中所有資料(包括影音.文字.圖表.數據等) ,均屬於本中心或各該新創企業團隊之專屬財產,如有引用,請確實註明出處來源。 <完整資訊>
財團法人生技醫療科技政策研究中心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12 - 2024 Research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olicy (RBMP). All Rights Reserved